謝明儒醫師 Dr. Victor 親自撰寫:疫苗副作用
⚡️ 疫苗注射後全身變形,脊椎側彎
⚡️ 全身痛苦不堪、坐骨神經痛到不良於行
⚡️ 各大名醫都搖頭,最後被拒絕就醫
❤️ 3次 #乾針筋膜結構 終於解脫
✍️以下由謝明儒醫師 Dr. Victor 親自撰寫
🔻 🔻 🔻 🔻 🔻
『
#疫苗後遺症
#疫苗副作用
#嚴重不良反應
👩 50歲,李小姐
🍀 主訴 CC:
2021/6月底打完 #新冠肺炎病毒 #Covid19 莫德納(Moderna) 疫苗第一劑,不久就開始走路屁股會往後翹,腹部一直往前突,左肩膀到手臂被往左後扯,睡醒腰會很酸。
7月底打完第二劑就大爆發,結果成了嚴重長短腳,右腳膝蓋位置比左腳偏低,無法直立、跛腳,骨科醫師診斷筋發炎,先後看了2家骨科,4家復健科,2家中醫,3家物理治療所,皆無改善,期間還被多家醫學中心、治療所拒絕看診,要我去找神經內科。
目前連坐著,都會不平衡,身體不受控的往左扭轉,完全無法躺平或趴下,只有側躺會比較好,整天和自己的肌肉筋膜互相拉扯,其中1家物理治療所說是頸椎的問題,經過2次的徒手治療與推拿,感覺全身的肌肉拉扯程度更加嚴重,經常身體會呈現某種扭曲的狀態,現在靠神經內科開的一些抗癲癇和巴金森的藥,自律神經藥物,暫時維持肌肉的平衡、減少不自主的扭轉,神經內科也無法診斷是什麼問題。
打完第一劑疫苗後也引發左腳的坐骨神經痛,痛到無法走或站,2天就會發作1次。
🍀 初診 診斷病因:
20年前摔倒,造成左側薦髂關節(SIJ)裂傷錯位上移,全身筋膜發炎代償20年後,左側上移3cm,左腳短4cm。
疫苗啟動免疫發炎反應攻擊筋膜,引發全身纖維肌痛症
2021/12第一次急診治療時,完全無法趴著乾針,因為全身抽搐僵硬,只能側著治療
2022/1 間隔一個月後回診,患者說左側的坐骨神經痛已完全不痛,扭曲的張力也小很多,才能趴下完成 #乾針筋膜結構治療
2022/3 第三次治療後,她只剩腰部久坐有不適感,身體也不再被扭曲、痙攣,已完全奪回身體的控制權了,也順利畢業.
.
🍀 結論與反思:
這次疫情爆發,讓疫苗覆蓋率很高,同時也發現新冠疫苗會誘發筋膜線發炎,因此很多人本來覺得自己很健康,打完都變五十肩、坐骨神經痛、顏面神經麻痺、中風...等等筋膜炎,紛紛前來求助。
所以其實不要沒痛、健康檢查沒紅字就以為自己很健康,骨盆只要一歪斜,最可怕的筋膜病、腦中風 都可能會找上你!
但像這位患者全身肌張力異常 還無法自己控制,實為人生第一次遇到,本來我預估自己醫術可能不夠好到能幫助她,沒想到一次治療就好很多,第3次治療後她順利痊癒畢業,真的很驚喜!
也很感謝她答應讓我分享,才能讓人類知道還有這種病存在,而且是有救的!!!
感謝這位患者教我的知識,還有她的堅強不放棄人生與健康的希望!
很感動,她終於能重回正常生活,
不再被俗稱絕症的纖維肌痛症纏身。
無論多嚴重的疼痛重症,都有痊癒的希望,
不需再害怕!
也謝謝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努力救疫。
🌟 P.s.
有關免疫力、免疫反應以及自體免疫疾病,這2年也有重大發現
其實
👉 僵直性脊椎炎、類風濕、紅斑性狼瘡、乾燥症...這些容易侵犯筋骨的自體免疫疾病,其實多是因為骨盆SI joint裂縫打開造成的(通常是跌坐、高能量撞擊),而造成身體全身性發炎與免疫細胞過度活躍旺盛所致。
透過骨盆乾針與徒手復位治療後,除了症狀大幅改善、痊癒外,患者再回醫院驗血都發現數值明顯下降好轉,甚至很多人可以不再需要藥物去降低免疫細胞的反應。
以前常常感冒、中暑、發燒、眼鼻過敏的人,也因為骨盆筋膜復位後有顯著改善,患者也很訝異,以前都被醫生告知『這是體質,要一輩子和平共處』,竟然來治療疼痛後,連這些以為會跟隨一生的體質問題也都好轉了,倍感神奇。
所以其實大家要預防新冠肺炎、減少重症、提升免疫力,不是只有新聞寫的那些而已,骨盆歸正以及筋膜的放鬆,多伸展與放鬆身心深呼吸,其實更為重要唷! 』
🔺 🔺 🔺 🔺 🔺
✅ 已經過個案同意分享所有醫療影像與治療細節。
✅ 感謝他們無私貢獻治療經過,盼能幫助更多受筋骨重病所苦之人
✅ 截至明年9月,初診名額已全數額滿,請耐心排隊 或 洽詢/本院協助
#遇見天使醫生
#小編每天都吵著叫謝醫師幫我檢查骨盆
#我才能安心睡覺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