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兒童、青少年打疫苗對Omicron的保護力】大型報告出爐

【兒童、青少年打疫苗對Omicron的保護力】大型報告出爐


美國於5~11歲、12~15歲(含追加劑)施打BNT疫苗,針對有症狀的Omicron預防效果,昨天刊登在JAMA上,接下來為大家解析:


⛱ 收案方式:將有症狀的個案全部併入,依照PCR結果區分成COVID和非COVID,再分成有無打疫苗加以分析。


⛱ 收案人數(詳細資料請參照圖一):

🏷 5~11歲:74208人、12~15歲:47744人

🏷 5~11歲打疫苗的人數比較少,而12~15歲有無打疫苗的比例大約相近。

🏷 收案的個案中,大約有7成是未感染過新冠的個案。


⛱ 收案時間:本研究的收案時間從11月底~隔年1月底,經歷了Omicron剛開始到稱霸美國的階段。其中5~11歲施打疫苗時期也幾乎是Omicron的時代。


⛱ 研究結果:

📌5~11歲施打疫苗初期,當時Delta還是王者,而Omicron剛嶄露頭角,有症狀的保護力是60.1%;然後過了兩個月,理論上抗體沒那麼快衰退,但Omicron已稱霸美國,有症狀的保護力只剩下28.9%。(圖二藍線)


📌12~15歲施打疫苗者,如果是12月初打的疫苗,有症狀的保護力是59.5%;但過了兩個月,保護力剩16.6%。更別說如果是在Delta時期就打疫苗的青少年,由於抗體衰退,大約4個半月,對Omicron的有症狀抵抗力等於0。(圖二橘線)


📌但如果12~15歲青少年施打追加劑(即第三劑),施打後的2~6週間,對Omicron的有症狀感染保護力為71.1%。

→ 但更久就不曉得了 😩


📌 從這篇延伸出的 #紐約報告(擷取紐約醫療機構收集的資料),發現未施打疫苗的小朋友染病的比例,比施打疫苗的小朋友比例高;但隨著時間過去,兩者比例會越來越接近。其中青少年的效果可能比5~11歲族群來的好。(圖三)


📌 而這篇紐約報告也顯示,隨著Omicron佔的比例越來越多,疫苗效果也越來越差:(以下數據為 #打疫苗vs未打疫苗的倍率)


5~11歲感染風險,12月中:0.32倍;1月底:0.89倍

12~15歲感染風險,12月初:0.15倍;1月底:0.49倍

5~11歲住院風險,12月底:0.27倍;1月底:0.52倍

12~15歲住院風險,12月初:0.07倍;1月底:0.27倍


⛱ 結論:

1. 施打兩劑BNT疫苗在5~11歲和12~15歲族群,對Omicron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,初期可達6成,但兩個月後會衰退到<3成。青少年補打第三劑可回升到7成(但這是兩個月內的資料,超過兩個月不明)。


2. 紐約報告補強:隨著Omicron比例越多,實際上疫苗的保護力是減弱的;另外打疫苗目的,仍是以 #預防住院或重症比較顯著,預防感染沒有太大的意義。


📖 參考資料:

1. Association of Prior BNT162b2 COVID-19 Vaccination With Symptomatic SARS-CoV-2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Omicron Predominance. doi:10.1001/jama.2022.7493

2. Risk of Infection and Hospitalization Among Vaccinated and Unvaccinate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New York After the Emergence of the Omicron Variant. doi:10.1001/jama.2022.7319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如何將刺突蛋白排出體外

第三部:打完新冠疫苗的不良反應或副作用

第一部: 新冠病毒的組成與材料